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初心、使命”作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7-28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致富奔小康,近年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主要战略思想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发挥生态环境部门优势,整合组织资源,凝聚组织力量,探索推进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模式,落实“肩头”责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一、夯基固本,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探索推进“党建+”扶贫新模式,推动机关、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产业发展、党建+项目建设、党建+便民服务”的模式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局党组坚持每季度研究扶贫工作并实地蹲点督导,及时研究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目前开展结对共建60余次,党员干部下村结对帮扶120余人。
二、协同发力,打通扶贫新路径。将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争取各级专项资金2.15亿元,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力推动乐山市生态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扶贫专项相关工作,整治相关环境问题37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共拨付384.2余万元用于贫困村污染集中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生态保护项目建设、粪污处理项目建设等,改善了贫困户生活场所环境,打通产业输出便民路,加强生态产业发展,保障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区域内生态保护和饮用水安全。积极联系社会群体和爱心企业、单位,通过捐赠物资、志愿服务等形式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困难。目前,共筹14万余元的教学器材、助学资助资金及救灾物资等,用于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和文化建设;联系爱心企业捐助105吨水泥钢材用于产业道路建设,30余吨有机肥用于大棚种植产业。
三、项目引领,打造特色脱贫产业。因地制宜,立足本地优势,发挥项目引领带动特色产业扶贫,花园村的“羊肚菌种植”,建华村的“猕猴桃种植产业园”,共和村的“依罗拖种植养殖合作社”,化林村的“翠冠梨种植业”,均为村民带来收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帮扶村基本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收益覆盖全村每户,人均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市级水平。
四、带强队伍,培育脱贫攻坚先锋。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发挥“严管厚爱”,认真执行“三个捆绑”要求及省市关于干部驻村帮扶后勤保障的相关规定,落实相关津补贴,全力保障驻村帮扶人员开展工作。坚持“精准选派、优化结构、配强干部”的原则,将培育高素质、强能力的生态环保铁军驻村干部,作为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保障,先后选派15名年轻优秀干部全脱产驻村帮扶,其中3名“第一书记”获得市级“脱贫攻坚优秀个人”表扬,乐山市生态环境局2017、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几年的脱贫攻坚,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对口结对帮扶4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村容村貌实现华丽蜕变,脱贫成果惠及每村每户,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小康梦想逐步实现。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879/2020/7/27/9f43badbef2a4294adf3243341b32d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