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治污“硬”工程 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 鞍山科学治污让清流绕城郭
发布时间:2020-07-02来源: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蓝天白云下,河水清澈见底,芦苇等水生植物生长茂盛,三五成群的野鸭游弋其中……6月24日,记者在海城市二台子大桥上看到,海城市的母亲河“海城河”充满勃勃生机。
“这里是海城河城市段的出口,水质能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海城分局副局长于东冶向记者介绍,目前海城河已没有生活污水直排,全部做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今年还要新增5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保持海城河的持续健康。
水污染一直是鞍山市的“老大难”问题。2018年,鞍山市在全国河流水质考核中排名靠后。“治水”,势在必行。
建好治污“硬”工程,鞍山市投入之大前所未有。2019年以来,鞍山市共投资近20亿元,推动30余项涉水治污工程。仅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就达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万吨/天,南台、耿庄等地区管网已实现全覆盖,新建污水收集干管网近20公里。
“去年5月开始施工,11月试运行,建设速度比常规快了一倍多。”海城市西柳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陈奇珠介绍,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高于国家要求的一级A标准,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标准,氨氮、总磷排放浓度大幅下降,对促进河流水质改善作用十分明显。2019年年底,海城河牛庄断面水质顺利达标。
“一河一策”“一段一策”,建设污水处理厂、完善管网、整治排污口,随着工程的相继竣工并发挥作用,鞍山市河流水质有了质的改变。2019年,因水质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前列,鞍山市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依法治污,监管不可缺位。鞍山市建立了网格化的环境监管体系,运用排查、约谈、通报、处罚等管理和执法手段,强化飞行监测、飞行执法和飞行监管,对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和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全方位监管。同时,开展流域污染检查督导50余次,县乡两级巡河行动5000余次。
治理效果好不好,交给群众来评判。今年以来,鞍山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实施了清单化攻坚。《鞍山市2020年度中央环保督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主要任务及应对措施清单》在媒体上全文刊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市委常委包县(市)区、分管市长包行业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以清单化调度、清单化措施和清单化责任,全力推进治污攻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攻坚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今年1月至4月,鞍山市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省排名并列第一,5月12个国控、省控断面全线告捷,城区黑臭水体得到全部治理。碧流清水绕城郭,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