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我国第四代核能系统革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可自动减轻事故后果,显著提高钠冷快堆的安全性

发布时间:2020-07-02来源: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第四代核能系统钠冷快堆关键技术研究“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研制和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高效紧凑型钠-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研制成功,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快堆革新型动力转换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测试技术,并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后续实现工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满足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对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高要求,2016年起,在科技部支持下,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开展了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技术的钠冷快堆关键技术预先研究。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热机循环之一,具有循环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的特点,能减少设备数量,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此外,由于二氧化碳与液态金属钠无剧烈反应,即使发生突发情况也具有自我抑制机制,从而可自动减轻事故后果,显著提高钠冷快堆的安全性。

  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作为循环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需在高温高压强腐蚀等苛刻条件下实现高效换热。而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式高效换热器产品,兼具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双重优点。

  2019年,原子能院联合中船重工725所研制了高效紧凑型钠-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样机,并联合汉华京电设计和建造了钠-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工水力试验装置,开展了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

  2019年12月,钠-二氧化碳换热器样机制造完成。今年5月,传热性能实验完成,传热功率和温度分布等重要参数均与设计符合良好。这一换热器技术除了应用于钠冷快堆,还可用于铅铋合金、钠钾合金等其他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动力转换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