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手册——氯
发布时间:2020-07-02来源: 作者:
品名
氯
别名
氯气、液氯、绿气
英文名
Chlorine
理
化
性
质
分子式
CL2
分子量
70.90
熔点
-101℃
沸点
-34.5℃
相对
密度
蒸气2.49,液体1.47(0℃,3.65大气压)
蒸气压
638.4kPa
(20℃)
外观气味
溶于水,形成盐酸、次氯酸。
溶解性
溶于水,形成盐酸、次氯酸。
稳定性和危险性
危险性:不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必性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许多化学品发生猛烈反应而引起火灾或爆炸:如松节油、乙醚、氨气、烃类、氢气和金属粉末、聚二甲基硅氢烷、聚丙烯。
毒
理
学
资
料
急性毒性:
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LCLO):2530mg/m3·30min
人吸入最低致死浓度(LCLO):500ppm·5min
大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293ppm·h
小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137ppm·h
急性中毒表现:
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期吸入大量氯气后可出现流泪、流涕、咽干、咽痛、咳嗽、咯少量痰、胸闷、气急、紫绀。严重者可发生声门水肿致窒息或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等。肺部可有干、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或肺水肿征象。
水生生物毒性:0.07mg/L·96h(水渠鲇鱼)。
安
全
防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入高浓度区作业,应有监护。
应
急
措
施
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注意发现早期病情变化,必要时作脑部X线检查,及时处理。出现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12h;中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后病情加重。必要时作心电图检查以供治疗参考。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避免与乙炔、松节油、乙醚等物质接触。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入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搭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也可以将漏气钢瓶置于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不能再使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余的气体。
消防方法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一般包装
低压钢瓶(绿色)。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制造氯化物、盐酸、盐酸、聚氯乙烯等。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