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森林
发布时间:2020-06-16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十年的时间你能种下多少棵树?
十年来你种了多少棵树?
生活在宁夏的白春兰,用十年的时间种下了十万棵树。平均每天要种27棵。
就像所有老套的故事一样,很久很久之前,这里也曾有过盎然的生机,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就只剩下了唯一的“光杆司令”,渐渐地,这个个唯一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好像这里从里不曾出现过任何绿色一样。
1980年,白春兰和她的丈夫带着本村10户居民来到这个叫做“一棵树”的地方。初来时,这个“一棵树”没有树。
十年的时间,有的人看不到希望,走了;有的人受不住困苦,走了。只剩下白春兰夫妇,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种树。
十年的时间,她们累计种树10万多棵,治理沙漠3400亩,探索出“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综合治沙法。
十年的时间,她创造了“吨粮田”,开发旅游业,成为本村的致富带头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如今,“一棵树”有了很多树,沙漠成了森林。但白春兰还是那个白春兰,还是那个兢兢业业,会为了一棵树的成活高兴半天的白春兰。
白春兰能在沙漠中种出一片森林,靠的不单单是一腔热血,还有科技的支持。一开始,白春兰和丈夫没有经验。1984年初春,盐池县科委给白春兰家奖励了一捆优良品种的葡萄苗。白春兰分外珍惜,将其一棵棵植在沙地上。不多久,葡萄苗还是死了。白春兰请教专家后才知道,地的黏度不够,存不住水。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蒸发量大,葡萄幼苗是活活旱死的。
从那以后,白春兰总是到处寻找技术培训的机会,听说离“一棵树”不远的地方有兰州沙漠研究所设立的试验站,白春兰就请来专家教他们草格固沙的方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应沙地生长的沙柳、杨柴、花棒等耐旱沙生植物苗种。这一年,白春兰和丈夫种植的树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
人人都可能是白春兰,人人都可以是白春兰。我们不必求多,也不必一蹴而就,甚至不一定要去亲自种一棵树,我们只要从自身做起,生活中注意环保。我们未必种了一棵树,但我们可以节省一棵树。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