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280条扬子鳄放归自然,开启野外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05-25来源: 作者: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前几天的科普中我们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修复栖息地生态环境和对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均可有助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平衡,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就借助对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帮助维护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恢复和扩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今年长三角区域的野生动物房桂也在持续进行这,5月20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泾县双坑片区核心区刘冲大塘进行了第16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据悉,近期还将有248条人工繁育扬子鳄按照放归方案在保护区中的五个县(市区)实施放归。
据统计,今年的扬子鳄放归数量已超过以往17年的放归总和,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扬子鳄放归活动。而在放归后,专家们还将利用扬子鳄佩戴的卫星信号追踪器,对其扩散情况及同域分布的空间领域行为进行实时研究,了解野放种群内的种内和种间关系。为了加深对扬子鳄野外生态行为的了解,后期的系列繁殖行为也将同时开展。
“扬子鳄保护与放归自然工程”于2002年在安徽开启,该工程旨在通过将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放归到野外的方式,快速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数据统计,此前保护区共开展额15次野外放归活动,累计放归的成年扬子鳄已达228条。据监测,这些放归的扬子鳄均已适应当地环境,恢复了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并开始繁育后代。为保障放归鳄的遗传多样性,专家在放归前会做出甄选,仅放归身强体壮且亲缘关系较远的扬子鳄。截至2019年底,放归野外的扬子鳄累计产卵19窝、338枚,自然孵出幼鳄215条,这表明扬子鳄野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第16批放归的扬子鳄正在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像它们的“前辈”一样开启野外独立新生活。在未来,保护区将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步骤,增设扬子鳄栖息地,为放归鳄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帮助其融入当地生态系统,成为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保护区还将加大野外放归力度,争取在2035年野外种群数量达2000条,预计到2040年左右,扬子鳄将彻底摆脱野外极度濒危的状态。
全国诚招 “环保调研员”,主要从事环保法制宣传、环保课题调研活动、环保项目政策反馈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下载地址:http://hbfzhc.org.cn/plus/list.php?tid=105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邮编:100810 电话:010-56021785
微信公众号:环保舆情信息中心 (huanbaoyq)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