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洞恢复因氟氯烃排放推迟六年
发布时间:2020-03-23来源: 作者: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7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发现,一些仍在使用的较老旧的应用装置排放的氟氯烃(CFC)可能超过此前估计。这些排放或将推迟南极臭氧洞的恢复,并向大气中释放相当于90亿公吨(metric tonnes)的CO2。目前认为,其排放水平和变化趋势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且此前发现的新增排放并未找到来源。
自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生效后,科学家曾预计南极臭氧洞将于21世纪下半叶早期恢复到1980年损耗前的水平。我国于1989年9月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加入议定书,近30年来如期实现了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截至2019年5月统计数字,中国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根据议定书的定义,大部分国家已经同意在生产中停止使用CFC。但是,已投用产品的排放(CFC库)仍在继续。这些产品包括部分制冷机、空调设备和隔热泡沫。此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麦根·里克力及其同事,利用一种新的统计框架,评估了CFC库的规模以及其中CFC-11、CFC-12、CFC-113的相应排放量。结果表明,这些排放量比之前评估所显示的要高得多,占到了目前CFC-11和CFC-12估计排放量的一大部分(不包括2012年后由于复产增加的CFC-11排放量)。
虽然议定书允许在某些应用中继续使用CFC-113,但这里报告的排放水平超过了之前研究报告的水平。据研究团队估计,目前这些库的排放,可能会让臭氧洞的恢复推迟六年,并向大气中释放相当于90亿公吨的CO2。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最新结果凸显出对CFC库进行回收和销毁以减少排放的必要性。同时,近期发现CFC-11排放意外增加且未能明确来源,说明有必要对这些库的排放进行量化,以准确评估复产所造成的排放规模。(张梦然)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