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0-03-23来源: 作者:
2019年,农牧厅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工程为抓手,协调推动相关厅局、各盟市,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去年,农牧厅整合国家和自治区资金5.88亿元,分类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重点抓好一、二、三类旗县改厕工作,支持高寒、干旱、居住分散等类型嘎查村探索改厕模式,农村牧区改厕工作有了明显进步。全区户用卫生厕所完工21.5万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22.4%,比去年提高6.3个百分点,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嘎查村达到53.3%。
在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旗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机制,其他偏远地区初步形成“户集、村收、村处理”“户集、村收、乡镇(区域)处理”的机制。截至2019年底,全区88%的嘎查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建成收运体系,11.1%的嘎查村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43.1%的嘎查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嘎查村有752个。
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5.87亿元,在57个旗县区整建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19年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9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79%,比国家2020年目标分别高0.98和0.7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还努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进一步建立健全管护机制。目前,全区60.2%的旗县区完成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55.4%的嘎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通过大力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农村牧区清理生活垃圾、村内淤泥、村内沟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分别达到了305.5万吨、100.1万吨、2.2万公里和理933.9万吨,清理残垣断壁3.2万处。全区89.8%的旗县区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机制,96.1%的嘎查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