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乡村环保意识的软件更新
发布时间:2020-03-16来源: 作者: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计划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体现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从前的泥巴路不见了,通村通组通户的水泥路越来越多了;从前每到夜里就漆黑一片,一不小心就摔跤,现在是漂亮的路灯照亮整个村落。但我观察发现,农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认知等“软件”更新依旧缓慢。 这是农村的阶段性与结构性问题,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对于农村居家卫生与村民环境意识的讨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对我家所在的村民小组全组19户共计93人中的48人(涵盖19户家庭,人员构成是55-75岁的老人14人、20-54岁的中青年20人、5-15岁的儿童14人)进行环境意识调查,我发现,16户有每天打扫室内卫生的习惯,14户有每天打扫家门口庭院卫生的习惯,13户家里设有垃圾桶,疫情期间洗澡的频率是1.8次/周,换内衣裤的频率是2.5次/周。几乎全部受访者都有每晚洗脚和擦身体的习惯,在此次疫情之前,13人有饭前洗手的习惯,受疫情影响,这一数字增至45人。 总体看,村民比较讲究个人及家庭卫生。但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比如:重视可见性的地面卫生清洁,轻视窗、门、屋梁、柜、床底或其他角落的卫生清扫;注重室内和庭院卫生,对室外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卫生视若无睹;只有6户有简单的垃圾分类行为,即把啤酒瓶和易拉罐单独分开,等到买酒的时候顺便抵扣0.1元,其他人都是将所有垃圾堆放一起。 对垃圾的处理方法,几乎所有人都会把餐厨垃圾用于喂鸡、猪、狗和猫等;38%的人会把玻璃瓶、易拉罐、可乐瓶、农药瓶、旧衣服等难以降解的“大件”垃圾搬去河岸,意思是等洪水期到来,洪水将其冲走;85%的人会将其他垃圾堆在一起,烧成灰烬,然后挑去田地里,作为农家肥。对于3年前政府在村里安放的有专人定期搬运垃圾的垃圾桶,仅仅只有5户会主动把自家的垃圾投放其中。 为进一步观察村民的垃圾意识,我最近组织了3名儿童开展乡村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即一人拿一把火钳和一个土筐,捡拾村落主干道沿路的“公共垃圾”。我们连续工作了3个小时,把包括纸屑、烟头、塑料杯、纸杯、包装盒、瓶瓶罐罐、金属片等垃圾收拣完毕。其间,村民对我们的举动议论纷纷:“垃圾那么脏,你碰它干吗,给我回家”“孙子,这里很多瓶子有毒,你不要听你大伯的馊主意,赶紧回家”;“你们为何不把垃圾丢去河里倒了,拿去垃圾桶干吗”“你们捡垃圾干吗,一把火烧了就好了”“你们捡垃圾又不能卖钱,捡它干吗”“你们只是今天捡,但垃圾天天有人丢,捡着干净吗”…… 虽然偶尔也有“你们做得很好,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的评价,但多数村民对我们的举动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一些人认为垃圾就是废弃物,可以随意丢弃;一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家里和庭院干净整洁就好了。 加强对村民的环境与卫生教育,需要以属地中小学和幼儿园为纽带,让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推动建立与完善监督机制,必要时出台奖惩措施,让村民直接感受到参与环境保护的获得感。总而言之,实现村民环境认知的“软件”更新,需要逐步深入,用制度和具体措施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作者:姚华松 (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