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克难攻坚,黄石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发布时间:2020-03-16来源: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次生环境灾害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迅速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应急监测工作组,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2月份以来,黄石市出动监测人员1586人次,对全市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8家定点医院、29个卫生院、71个集中隔离点及19个污水处理厂开展了应急监测,出具各类监测报告和应急监测信息200余份。监测结果表明,黄石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未受疫情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
一、以饮用水水源地为着力点,努力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2月份以来,黄石市生态环境局以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着力点,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双管齐下,认真做好疫情期间全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和分析评估工作。
一方面是协调利用自动监测数据。充分利用水利部门现有黄石市凉亭山水厂和阳新县王英水库自动站数据,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工作。与此同时,还积极利用现有的国控、省控空气和水质自动站,实时掌握全市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和空气情况,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是积极开展手工监测。在进行自动监测的同时,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 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手工监测累计17次。根据自动站和手工监测结果,2月份以来,黄石市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特征因子余氯浓度均无异常。手工监测结果表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
二、以定点医疗机构为着重点,全力开展环境监督监测工作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黄石市生态环境局以全市定点医院、卫生院、集中隔离点为着重点,针对特征因子余氯,组织各分局全力开展环境监督监测,防止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一是指导定点医院、卫生院和隔离点对不符合要求的消毒接触池进行改进和精确控制投药量,确保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和总余氯含量符合要求。二是密切关注定点医疗机构的在线监测情况,对在线监测不达标的医疗机构按《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手工监测。三是及时开展监督性监测。全市共出动监测人员1234人次,对全市医疗机构、隔离点开展监督监测313家次,出具监测报告61份。
三、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落脚点,着力控制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各分局对承担医疗废水处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指导污水处理厂对不符合要求的消毒池进行改进和精确控制投药量,确保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和总余氯含量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密切关注定点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情况,对在线监测不达标的污水处理厂按相关排放标准补充开展手工监测。及时开展监督性监测,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监测人员314人次,对19个污水处理厂的余氯、粪大肠菌群共进行了监督性监测82家次,出具监测报告58 份。
四、以国控自动监测站为突破点,主动做好全市自动站的运维工作
切实解决运维人员进出问题,全力落实运维人员通行保障。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阳新县分局于2月9日在湖北省率先办理了阳新县级交通车辆和人员通行证明,黄石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公司宇星公司对中官铺水站进行修复,保障水站正常运行,得到了省厅领导的肯定。随着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为迅速解决富池闸水站、大冶湖闸水站的故障和国控空气站、省控水站的运行故障,黄石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协调办理运维公司市级交通车辆和人员通行证事宜。通过各方努力,已于2月25日恢复了中官铺水站、富池闸水站、大冶湖闸水站三个国控水质自动站的基本运维,黄石市空气和水质自动站运行基本正常。
疫情期间黄石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地表水重点监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未受到疫情处置影响。
五、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为关键点,扎实做好全市应急监测保障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人员安全防护。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在认真落实监测人员防护措施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防护用品,全力保障一线监测人员防护物资供应。
二是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通过自行采购和争取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省中心站的支持,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全市应急监测设备配备,基本满足余氯检测的要求。
三是积极争取社会监测机构支持。因疫情期间交通管控的需要,黄石监测站水室一线监测人员仅有6名,经市防疫指挥部同意,已协调黄石市环投公司下属的黄石洁城环境检测公司共同参与应急监测,确保完成疫期应急监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