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指数

滦平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让矿山更绿色更环保更高效

发布时间:2020-02-11来源: 作者:

  承德市滦平县依矿而起,因矿而兴,现在仍有矿山采矿权74个,传统铁选行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高达76%,对财政贡献率超过四成。矿业及其关联产业无疑是滦平的传统支柱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滦平县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思路,全力攻坚整治,用绿色铺就矿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抓帮扶,加快整合保增长

  沿着滦平县小营乡盆窑村一路上山,进入天宝矿业集团铁马公司的采区,道路两旁都是树木。

  “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绿化的原则,今年已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绿色矿山建设。”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稳说,“我们要把矿区打造得像花园一样。”

  近年来,像铁马公司这样的高“颜值”矿山越来越多。

  滦平县委书记赵振清表示:“保环境就是保产业,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在承德市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中,贡献滦平力量,体现滦平担当。”

  围绕“保并关延”工作,滦平县把“保”作为基础,将“并”和“关”作为手段,把“延”作为长远发展方向。通过“保”,从15家规上铁选企业中选定重点,倾斜政策资金,保障要素供给,确保优势企业正常生产;通过“并”,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参股、控股或整体收购的方式,推进企业重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企业规模;通过“关”,取缔关停资源品位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企业;通过“延”,延伸链条、“吃干榨净”,把产业链拉长、做细、补齐,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保并关延”过程中,该县依托市场调节和行政调控手段,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集中人财物资源,全力帮扶优势骨干铁矿企业走出困境,实现稳产增效、提档升级,优化矿业经济结构。

  同时,集中保障重点铁选企业生产要素供给:投资1.7亿元为小营矿区修建县道宫十线20公里,实行客、货分离,改善运矿车辆通行条件;建成红旗22万伏和小营11万伏变电站,彻底解决矿区长期缺电难题;多渠道保障企业运转资金,筹集1亿元注入县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借贷提供融资担保;打造政银企平台,先后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20次,实现对接项目68个,已完成融资8.26亿元,新授信4.2亿元。通过持续帮扶,全县铁选行业在优化升级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抓技改,科技创新促升级

  在天宝矿业集团铁丰公司,一条长达4.5公里的全封闭皮带廊犹如长龙盘旋于山体间。

  “通过技术改造,矿山实现了绿色开采。”该企业负责人说,公司投入17亿元,从采区到破碎、旋回、筛分,再送入选厂的过程中不会因产生扬尘而污染环境。实施技改后,企业年处理矿石产量也翻了3番。

  近年来,滦平县明确提出把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工业技术改造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将实施工业技改升级作为铁选企业技改扩能的前提条件,鼓励使用先进环保的新设施、新工艺和新技术。

  几年来,先后投入76亿元实施了81个铁选企业技改升级项目。其中,投资6亿元的建龙矿业终粉磨破碎系统技改项目,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每吨铁精粉节约成本80元,年产130万吨铁精粉可节约成本1.04亿元;香港梧桐公司投资18.9亿元与天宝矿业集团铁泰公司合作的破碎技改及磷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年可处理矿石6000万吨,年产铁精粉500万吨、磷精粉100万吨,产值可实现25亿元;宝通、伟源矿业对尾矿有价元素“吃干榨尽”,在尾矿选磷的基础上又研发选铜、提硫技改项目,铜、硫精粉品位可分别达到19%和33%,年可新增利润4500万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拉动了铁选行业技改升级步伐,为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循环高效矿山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抓延伸,全力攻坚促转型

  着眼长远发展,滦平县积极鼓励矿业企业实施二次创业,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矿山企业向非资源领域发展。

  一个个原来的矿业企业正加速转型——远通矿业集团在伟源闭库尾矿库实施45.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捷通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运营,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启鑫矿业在滦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1.2亿元建设了承德隆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生产;承德京铁磁源矿业总投资1.5亿元建设承德普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产值上亿元;鑫利源矿业投资12亿元,谋划实施了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国际美丽健康谷,目前,项目总规划已编制完成;承德锦科科技公司4项自主发明专利技术被列为全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生产的工业“味精”高纯五氧化二钒全部销往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通过矿业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多元化投资,加速了资本的高效整合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赵振清介绍说,围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滦平县先后实施了尾矿建材、覆土造地、土壤改良等项目79个,累计投资88亿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

  (编辑:逍遥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