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边污染过程预计持续到10日
发布时间:2020-02-11来源: 作者:
自12月6日起,受静稳、逆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汾渭平原、河南大部分地区、辽宁和湖北部分地区出现连片污染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表示,大范围静稳叠加大雾天气,导致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自12月7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湖北中部等地区受低气压控制,近地面风速小于2米/秒,且持续出现近地强逆温。同时,中央气象台7日发布大雾预警,天津、河北等省(市)气象部门发布大雾橙色或黄色预警,山东、河南、辽宁省气象部门9日发布大雾红色预警。大雾带来的高湿条件促成气态污染物向PM2.5快速转化,快速形成的PM2.5在长时间静稳条件下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天气。
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及辽宁、湖北省部分城市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个别城市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北京市自12月7日起空气质量逐步恶化,8日凌晨,受区域传输和本地积累影响,污染物浓度快速攀升,9时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并持续维持;截至19时,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为170微克/立方米左右。此次污染过程与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污染过程类似,均是在强逆温、高湿度、长时间静稳情况下,形成的一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当时43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达到376微克/立方米。此次污染过程,55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或黄色预警,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强度,当前尚未出现日均值严重污染城市。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仍处于大范围低压系统控制,弱南风、高湿度、强逆温,扩散条件明显不利,预计区域重污染状况将持续至12月10日。10日中午前后,受弱冷空气影响,区域地面转为冷高压控制,偏北风,扩散条件有所改善,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缓解,预计11日区域污染过程结束。北京市自10日上午扩散条件开始改善,预计中午前后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