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降费会不会影响退休待遇?
发布时间:2020-01-20来源: 作者:
人社部举行2019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养老基金投资进展。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
从2019年5月1日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社保降费政策,截止到今天社保降费已经实施了7个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个险种全年减费4252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初预计3100亿元的目标。
2019年4月1日,国办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后,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全部降至16%。各省份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符合降费条件的26个省份延续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
同时,各省结合实际调整了缴费基数政策,缴费基数下限普遍降低,进一步减轻了困难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负担,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缴费基数的灵活性也进一步提高。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6次调整社保费率,将城镇职工五项社保总费率从2015年的41%,下调至目前的33.95%,其中单位费率降至23.45%,6次降费共降低了7.05%。聂明隽透露,前5次降费共减费5500亿元,加上去年的减费总额,2015年以来社会保险减费近万亿元。
对于“降低社保费率会不会影响未来的退休待遇”的问题,聂明隽指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在实施较大幅度降费、降费效果超过预期、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当期还能实现3000多亿元的结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这充分表明降费以后参保缴费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积极性提高,既稳定和促进了就业,同时基金收入也实现了合理增长,促进了企业发展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通过压实省级政府责任,提高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加大对特殊困难省份支持力度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省际之间基金结构性矛盾问题,能确保了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据介绍,2020年,国务院决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续一年。养老保险费率降至16%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安排,人社部门将巩固降费成果,将降低社保费率的决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