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食品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0-01-19来源: 作者: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产业,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正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张学武对记者称,我国食品工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生产集中度提升与“小、弱、散”并存;二是绿色高新精深加工与粗放生产方式并存;三是品牌价值凸显与自主品牌培育不足并存;四是食品安全稳定向好与风险隐患严峻并存。这些矛盾导致产业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造能力不足。
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完善食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做法,制订食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在技术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制订食品领域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强化食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超前部署食品科技重大战略方向和重大任务,加强食品营养健康工程、食品绿色制造工程、食品安全主动保障等重点领域的专项研究。积极发挥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出台政策,引导、激励食品企业参与食品科技领域基础研究。世界食品巨头普遍重视食品科技基础研究,如星巴克的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可以向农户提供品种选育、种植、栽培、加工等技术服务。
其次,加大对食品科技创新投入。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食品工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十三五”末期及整个“十四五”,都是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期、转折期,当前要加大食品科技领域投入,提升食品工业水平,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向制造业看齐。
再者,重视食品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加强食品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中心等基地平台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打造食品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是食品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应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三者在食品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三者在产、学、研的整体融合。
最后,重视食品科技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创新源泉和技术保障,建议进一步强化食品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及食品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保障了食品工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大力发展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专业,建立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主的食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为主的食品科技创新人才实践基地。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