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环保限养,鱼从何来?——湖南渔场转型见闻
发布时间:2020-01-07来源: 作者:
从1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禁渔,沿江不少省份之前也纷纷出台了清退养殖网箱、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等限养措施。记者近日走访湖南多地渔场看到,通过转型升级,各种形式的绿色生态养殖令人眼前一亮,老百姓的“鱼篓子”不仅装得更满,也更健康。
在衡阳市珠晖区兴湘村,工人们正忙着建造一栋外形看起来是车间板房的建筑,但走进去才发现另有乾坤——加装了隔温层的内胆镶嵌在钢结构中,形成了几十个高于地面的大箱子,它们就是“装配式陆基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鱼池。
项目负责人、湖南近山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林介绍,每个池子体积30立方米,可养4000斤鱼,内部安装有集污槽、曝气管、测温头和污浊监测器等设备,不仅可以随时排污控温,还能调整水中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与鱼类生长直接相关的重要参数。鱼池排出的尾水经过户外两口水塘沉淀处理后,可以再次注入池中循环利用。
266公里长的湘江衡阳段,其中有150公里是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个池子的产量大过一口鱼塘。”衡阳市农业农村局总水产师段夙成介绍,2019年,衡阳全市清退了近3万平方米的养殖网箱,由此失去的1万吨养殖产能在未来一年就将被陆基养殖全部填补,从而确保爱吃鱼、会做鱼的衡阳人“鱼篓子”不断供。
“因为我把鱼养在22米长的水槽里,水流带动鱼不停游动,像跑步一样,所以大家都说我养的是‘跑道鱼’。”作为湖南省第一个采用这种方式养鱼的人,邵东市九贝生态养殖场负责人李三明很是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在鱼塘里共铺设了34条“跑道”,通过电机控制,可以调节水流的速度和大小,用来将鱼群产生的粪污和饲料残渣冲刷到与水槽尾部连接的集污区内,里面的污水经过两个过滤坝和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等系统,可以再次利用。
“‘跑道’养殖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鱼群始终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而且在同等水域面积下,产量比过去多了一倍。”李三明说,2019年渔场产了150万斤鱼,占到全市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57岁的盛国平来自岳阳市华容县,在洞庭湖和长江捕了一辈子鱼的他最近来到李三明的渔场工作。“洞庭湖和长江禁渔之后,家里的收入估计会少一大半。我到这里上班,不仅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块钱,还能学习先进的养殖模式,为以后自己创业做准备。”盛国平说。
一些传统老渔场也在积极谋求转型。有着将近50年历史的益阳市赫山区来仪湖渔场2017年拿出90亩水域面积,投入160万元建了一个大型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过去臭气熏天、一片乌绿的渔场如今已变得清爽干净。记者采访时,正巧碰上渔场2019年最后一网起鱼。新鲜肥美的大白鲢在渔网中活蹦乱跳,渔民们把个头不足的挑选出来放回鱼塘,剩下的过秤装车运往长沙。
来仪湖渔场经理徐兆军介绍,渔场年产量从2016年的800吨提高到了2019年的1500吨,如今每天要向长沙和益阳市区供应1万多斤鱼。这些得益于渔场和湖南省水科所、湖南农大等单位,在品种改良、饲料工艺提升、养殖模式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的产学研合作。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渔政渔业处处长王元宝表示,依靠科技养鱼,不仅改变了过去污染重、产量低的老问题,还提升了鱼的品质。渔业部门将积极引导和帮助更多渔场和渔民,朝着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转型。
编辑:蓝枫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