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人享有绿水青山——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7-12-16来源: 作者:
近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地球卫士奖。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塞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绿宝石。这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肯定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不仅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生态名片,更传递着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阐述中国的生态观。面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一位大国大党领袖的铿锵话语,不仅表达着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鲜明态度,也体现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呼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绿色动力,也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共鸣。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图景;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则说,中国的发展转型表明,走上一条更加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新的发展道路是可能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正在走向世界。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今天,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类在宇宙的活动半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推出突破摄星计划、探索最近的恒星系,美国开启重返月球计划、期待将来抵达火星。但从当前技术水平看,在外太空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而在这颗蓝色星球,现代化的潮流正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其中,与之相伴生的,则是竞争的加剧、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加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同空谷足音,值得全世界侧耳倾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今年,在美国宣布要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时,中国郑重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维护者和推动者。这一承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中国的环境治理以看得见的实效,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实打实的贡献,让外国观察家感慨:中国可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领头者。
从现在起到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与世界一起,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步伐,既是中华民族之幸,也是全人类之福。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4日 04 版)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